首页 》  教学科研 》  历史教学岂能简单化 返回上一页

历史教学岂能简单化

发布时间:2013-11-12

 

历史教学岂能简单化

——近几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的启示

                       历史组  沙耕耘

历史学科在某些“行外”人的眼中就是记忆学科,历史课就是背书课,甚至某些“行内”人的观念中,学习历史的不二法门也是记忆,反正学习历史很简单,背就可以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历史学科离不开记忆,但是简单机械的记忆绝不是学习历史的最有效方法,为厘清这一问题,笔者拟从近几年高考江苏历史卷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1、真正理解,不能僵死化

我们有些教师过于强调记忆,很多学生就陷入了死记硬背的怪圈,教材上的具体表述固然可以背下来,但是如果不理解的话,一旦试题的表述与教材不一致时,就麻烦了,而事实上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比如2013年江苏历史卷16题:

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

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因为大家熟知的1832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但是此题的题干和选项中都没有出现“工业资产阶级”这一表述,所以有些考生拿到此题后很茫然,其实,光荣革命后,“英国完成了从绝对君主专制向多元寡头政制的转化”[1],国家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中转到贵族(一群人)手中,也就是说,英国建立了贵族寡头制,资产阶级中“只有金融资产阶级参加了政权”[2],难怪有人对当时英国的政治状况是这样评价的:“民主政治框架乃空中楼阁,缺乏民众基础,在空中楼阁里,只有一群高高在上的贵族享受权力的盛宴,对于人民来说,连民主的气味也很难嗅到。”[3]后来,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贵族和大地主的实力大大下降,于是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获得更多政治权利,推动了议会改革。所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英国从贵族寡头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化的重要事件。如果考生弄清楚了这一过程,就可以推断出正确选项,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只是僵死地记住“工业资产阶级”的话,就很难做出正确判断了。

那什么是“中等阶级”呢?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是这样阐述的:“英文中的Middle-class( 或者通常所说的Middle-classes),它同法文的bourgeorisie( 资产阶级) 一样表示有产阶级,即是同所谓的贵族有所区别的有产阶级。”[4]辜庆志通过研究认为:“19世纪英国已逐渐变成‘土地贵族—中等阶级—工资劳动者’三层式社会结构,资产阶级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既是中等阶级的主体,又是社会力量的中心。”[5]这也就是说,工业资产阶级实际上是这一时期英国中等阶级的主体,所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更多参政,也就是中等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一定要理解每个知识点,搞清楚来龙去脉,绝对不能简单僵死地记忆一些具体的表述。

 

2、关注内涵,不能浅显化

历史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历史概念、专业术语和固定表述,如果仅仅满足于知道有这样一个概念,而不能深入了解其内涵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说如果问学生,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什么?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能回答:九品中正制。但是如果提供这样一段材料:“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争多少于锥刀之末,伤损风俗,其弊不细。”问这段话评论的是什么制度?恐怕就有不少同学会犯蒙了,究其原因,他们没有真正弄清楚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缺陷。这样的例子很多,像“推恩令”、“经世致用”等,有多少同学能清楚完整地阐述其内涵呢?再比如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4题:

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答案:C

此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冶金业中的灌钢法,此法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是利用生铁含碳高,熟铁含碳低的特点,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打,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材料中的“柔铁”就是“熟铁”。如果学生仅仅知道南北朝时期我国炼钢技术更为先进,出现了灌钢法,但是不知道灌钢法具体是怎样的一种炼钢技术的话,恐怕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物的内涵,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考生遇到新材料创设的新情景时,才能胸有成竹,做出正确的选择。

 

3、注意联系,不能孤立化

历史的发展是错综复杂的,很多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有关联,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联系,切不可孤立看待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比如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题就考查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手工业进步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工具的进步,而农具的制造又属于手工业的范畴,所以此题很好地展示了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模式是模块加专题,同一内容可能出现在某本教材的不同地方,甚至存在于不同的教材之中,比如说必修1中介绍了鸦片战争,但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却在必修2中,思想的影响在必修3,因此联系地看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2011年江苏历史卷23题就很好地通过英国历史的发展诠释出了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联系。该题第(1)问要求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其中一个答案要点是“君主立宪制提供了政治保证”,也就是经济发展受到政治的影响。第(3)问要求概括“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的原因,其中一个答案要点是“工业革命使得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提高”,也就是政治变革受到经济发展的推动。第(4)要求综合本题所有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点出了该题的主题: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动政治变革。因此,如果我们单纯看待某个政治活动和经济现象时,往往很难把握事物的全貌。所以从该题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启示: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尽可能揭示出古代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政治等之间的联系,绝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历史上的人和事。

 

4、拓宽视野,不能单一化

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是毕竟篇幅有限,往往不能完整反映历史事物的全貌,加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现行教材难免表现出偏见极端、观点陈旧、角度单一等缺陷,所以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高考试卷的命制人员基本上都是大学教师,他们眼界开阔,熟知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也有一部分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命题努力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的陈旧状态,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选拔出符合高校要求的考生,所以高考试题经常性地表现出“不按常理出牌”, 2009年19题,赫鲁晓夫试图与美国合作主宰世界;2011年第1题,明朝张瀚主张农工比重应该适当;2011年17题,美苏关系趋于缓和;2012年6题,中华民国成立后,“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2013年7题,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等,都是这一类型的试题。如果我们的学生死死抱住教材上的观点,形成了固定认识的话,解答这些题目将非常吃力。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突破教材上单一的、固有的,甚至陈旧的观点,适当引入一些新材料和史学研究新成果,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事物,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满足新课程学习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品质,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对历史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多读书,勤钻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然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5、重视地图,不能抽象化

地图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古人早就总结出了“左图右史”的学习方式,可见地图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把与教材相配套的历史地图册扔在一边,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做法。如果没有地图,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抽象地空谈,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晕头转向。比如在学习古巴导弹危机时,用语言介绍古巴的地理位置,倒不如直接给出一幅地图来得简单方便,再比如讲授汉初“郡国并行制”时,告诉学生,有学者把这种制度称之为“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学生可能还是不明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但是投影一幅汉初的地图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地图有时可以发挥出语言和文字材料无法替代的作用。近5年的江苏历史卷一共有3幅地图入题,分别是2010年6题、2013年20题和22题。分析一下,至少可以看出两点,第一、2009~2012的4年中,只有一道地图题,但是2013年出现了2道地图题,这是不是一个趋势,我看应该引起注意;第二、这三题的得分率都偏低,尤其是2010年的威海卫战役图,很多同学误以为是黄海海战,错误率极高,2013年22题,不少考生根本看不出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个信息点。所以,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否则一旦出现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41题那样的试题,就很危险了。

所以,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多的展示一些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空间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地图作为历史材料,设置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地图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自主解读地图史料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比如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教学中,可以展示代表性企业的分布地图,然后设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时,主要分布于什么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再比如“市的变迁”教学中,展示唐代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平面图,然后设问:与唐朝相比,宋朝商业活动出现了哪些明显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总之,历史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能力,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但是历史又是一门不太容易学好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十分注重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多角度认识历史事物,真正理解历史现象,避免简单机械的记忆,此外,还应特别重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我们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历史,走进人类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钱乘旦 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67.

[2] 吴于厪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9.

[3] 李季山.走向民主——英国第一次宪政改革[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80.

[5] 辜庆志.英国中等阶级形成过程探析[J],史学月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