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友感怀(校友抒情篇) 》  求学最忆海中时 返回上一页

求学最忆海中时

发布时间:2019-02-20

求学最忆海中时

施亚康

    百花争艳,生机勃发。这是大自然的春天,也是百年海中的春天。

    人的一生,必经几个重要阶段。其中,求学阶段关乎人一生的发展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读小学时,正逢老家因塌江而北迁,辗转流徏间先后读了三所学校,板凳没坐热又转去陌生环境,始终没个归属感。小学毕业因作文走题进入一所不入流的乡野初中,还算幸运的是,这里的骨干教师多为海中毕业,教课质量不差,使我总算找到了些许心理平衡,也从他们身上初识了堂堂海中。我的大学挺“名牌”,但又逢“文革”动乱,学业受到影响,精神遭受创伤,人心四分五裂,这段历史曲折带来的苦涩滋味,久久难以挥去。回望我十七八年的求学经历,最安定最踏实最舒心最精进的,当属在海中的高中三年。春风三度,胜却无数。

    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后的大调整时期,全县高中只设九个班级。能考上省中,那可说是奇迹,尤其是我读的那个不入流的初中。当我发榜后回到母校,见到红榜的榜端就是我的名字时,顿时心潮涌动,确有一种“金榜题名时”的感觉。听了老师们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母校以后,更是信心满满,眼前展现出一幅美妙图景,进了海中似乎一只脚已踏入大学门槛。

海中不愧为本县的“最高学府”。这里读书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教风严谨,学风端正,校风和谐。我在这三年里,除了学业长进,每年都被选为班长,这不仅多了一个历练的平台,更使我有机会经常零距离接触班主任老师,聆听他们的教诲和指导。特别是吴祖尧、薛汉贤等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用终身。进入大学后不久,我又在来自全国的四十八名学子中脱颖而出,当选为班长。当辅导员宣布我毕业于海门中学时,我因母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年以后,我又成为年级唯一的建党对象,我深深感谢母校给我的丰厚滋养。

当年在海中学习、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难以尽述,最使我永铭不忘的,就是当时海中充满人文氛围的校园生态。那时我常想,读书应该是快乐的事,《论悟》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在其中更能学有所得。那时的海中,学习不是没有压力,但那浓浓的人文氛围营造了校园生活的乐趣,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心理压力。这里的师生关系很融洽,彼此可以平等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甚至可以展开争论。高二时,在教室里要不要悬挂“死读书,读死书,读到死”的标语,作为班长的我不仅婉言提出看法,而且行动上反应消极,班主任则表现了某种宽容,更没有把我的“官衔”撸掉。这里学习是紧张的,但校园文化活动又丰富多彩。下午第四节课,操场上熙熙攘攘,教室里弦歌阵阵。每个寒暑假,组织小分队下乡服务,接触社会。这里的老师既严格要求学业长进,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着意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既尽心尽责当好师长,又不把学生当成大树下的小草。我的记忆里,凡学生干部能办的事,班主任指导不包办;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搞什么活动都由班级自定。校内出校刊、办广播、组织文体比赛,乃至一些重要的社会交道,几乎都由“小鬼当家”。

班主任还有意给学生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才干。记得高一的下学期,国家征兵,班上一位同学体检合格。但当时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备战气氛较浓。家长因此有顾虑,学生本人也有所动摇,学校做了许多工作仍无效果。“拒绝应征义务”是什么性质、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班主任吴祖尧老师决定换一种方式作“最后争取”,指派作为班长的我和徐祖平同学前去说服。我俩连夜骑车二三十里赶到当事人家里,与家长和本人谈心沟通。也许是平等的同学身份,也许没有了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经两个多小时动情晓理的利害分析,终于做通工作,避免了一次“危机”,挽回了一个希望。这件事情使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做人的工作要情理并重,懂得了很多事情的成功往往在最后坚持一下之中。当学生干部会有很多“额外”付出,甚至多少会影响学业,但若干年后当你踏上社会参加工作后,你就能体会到当学生干部不亏,对于你较快融入社会、获得普遍认同帮助极大。

高中阶段的学习,高考自然是一大重要目标。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海中对高考的自信和从容。校方、老师既对学生寄予厚望,又不刻意施加压力。主调是:冲刺目标,两种准备,“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时,高三有四个班级,我在丙班。迎考复习阶段,同学们加油使劲自不待言,但全班同学又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老师的复习辅导课,我们紧紧抓住四十五分钟,紧紧抓住大纲要点,力求弄懂弄通,强调复习效率。课后该干啥干啥,不打效率低下的疲劳战。即使在最紧张的阶段,下午第四节课的操场上仍活跃着丙班同学的身影。晚上自修复习,到点必关灯回宿舍休息,与其他班级形成明显落差。当时学弟学妹们多有议论:这丙班高考一定悬。但班主任薛汉贤老师却显得很淡定,他和我交谈时说:复习既要抓紧,又要把握节奏,张弛有度。我们班的同学,思维活跃,想象奔放,善于触类旁通,把书读活,已形成了一种个性学风,这有利于临场发挥,相信不会打败仗。事实正是如此,这届高考,丙班不仅录取率高,进名校、“重点”的也不少。四个班级的实际比较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学开学不久,老师曾专门来信,要我代表丙班写一份“经验体会”。

这几十年来,情况在不断变化。应试教育越来越大行其道,高考越来越成为“命运生死战”。作为家长,我曾为自己的孩子埋头课本,疲于应试,不堪重负而揪心;作为曾在领导岗位工作过的一员,更为素质教育“人人共赏之又人人共拒之”的局面难以改变而纠结。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长,我们的社会,包括我们的政府,热衷于以分数论高低,以“教育GDP”论英雄,很少用心考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怎样的教育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岂止大学需要回答,小学、中学同样需要回答。中学教育是成人成才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尤其需要多一点责任担当。

我们的母校是名校。名校更加要在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上体现标志性和导向性;更加需要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持上多作贡献。为此,我们不妨退回三四十年,在海中的那个阶段寻找探究一些有益的东西,真正围绕“学会”与“会学”、智商与情商、知识与能力、成才与成人,以及释放天性、发展个性等问题积极推进创新教育。中科院院士李邦河在回应“钱学森之问”时提出的见解可给我们以有益启示:评价一所学校,要看毕业生三十岁后的成才率,四十岁后是否出大师,而不能以一时的升学率为标准。相信我们的母校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上一定大有作为!也相信会有更多的杰出校友以杰出的业绩不断提升百年名校——海门中学的品牌价值。

(施亚康,男,1945.1.23生,64届毕业,高三丙班,班主任为薛汉贤老师。工作单位:泰州市委宣传部。副厅级,研究员。2005年退休,现为省社科院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