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友感怀(校友抒情篇) 》  难忘“海中”情 返回上一页

难忘“海中”情

发布时间:2019-02-20

难忘“海中”情

施景程

    2010年5月 1日下午,原徐州军分区司令员施晶从南京来电,通知我515务必去海门中学,参加60届高三(丙)班老同学聚会。我问他有多少同学能来,他买“关子”说:“别问了,你到时来就知道,不会使你失望的。”

    1960年海门中学高中毕业,至今已有50个年头了。当年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小伙子意气奋发,风华正茂,而今再相会时是什么样的情景?我心想一定会很滑稽,很可笑吧。

    果然不出所料,当我匆匆赶到海门中学弘文楼的会议室,只见二三十个象我一样年纪的老头子、老太婆正在叽叽喳喳谈着、笑着。我几乎一个都认不得,唯有高个子施晶,前几年他路过南通市区,我们二人相会了几次,较熟悉。其他老同学却是“乡音未改鬓毛衰,只能大眼瞪小眼”了,这那是老同学聚会,分明就是老头、老太聚会呀。

    拿着手中打印出来的名单,一一对号“入座”方才知道这个是谁,那个是谁。有的老同学头发一片雪白,有的老同学头发一根也没有了。岁月沧桑雕刻在每个人的脸上。特别使人心痛的是,班上45位同学,已有10位仙逝。还有我们高三丙班的班主任夏汉文、物理教师吴新等也不在了,令在场的每位人唏嘘不止。

    这次50年后再相见聚会发起人员是王志芳同学。她全家都在美国定居。她是特地从美国西雅图赶来。在外地安家的同学也不辞劳苦准时到达母校。原班长施裕仁在国家安全局工作,多次联系不上,只能遗憾。原班里团支部书记俞汉祥在石油部工作,如今安家在陕西西安,他提前一天报到。还有一些从徐州、镇江、无锡、苏州、上海来的老同学,凡能通知到的,全来了。我们在聚会上激情飞扬,热血奔腾,青春的光彩又回到了脸上。在这里没有职位的高低,官衔的大小;没有金钱多少,贫富比较。一切虚伪的词汇全抛掉,大家直呼其名,“把茶话沧桑,共叙同学情”,那么地坦诚、纯真,离开了世俗社会干扰,净化了空气,真是难得的清新舒悦。

    海门中学现任校长石鑫匆匆来到会议室看望我们,他知道我们来母校“探亲”,十分重视。不但让人在校门口巨大电子屏幕上,亮出欢迎我们回母校的大标语。而且推辞了一切公务,与我们面对面谈心,石校长滔滔不绝地介绍海中的变化“不听不知道,一听惊一跳”,原来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曾就读我校前身的师山书院,这样算来我校已有近二百年历史,成为全国最老的中学了,还有一些著名人物如原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季方、文学大家林非、著名诗人卞之琳、世界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杨裕球等也是海中校友。我们母校还出了十一位将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内担任要职。81届校友戴志康,是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现为上海证大公司总裁,是中国大陆五十名大富豪之一。英才辈出,数不胜数。更令人兴奋的是,母校海门中学今朝更为辉煌、耀眼夺目。无论在学校设施、装备等硬件上,还是在素质教育文体培训,乃至每年被北大、清华录取名额等软件上,在江苏同类中学中遥遥领先,在全国名列前茅,得到时任北大校长李建华的好评。

    中饭前我们尽情地游览了校园,寻觅50年前海中的痕迹,一排排的砖木结构平房教室没有了,两层楼的图书馆没有了。用稻草竹子盖成的大礼堂兼大饭堂,我曾在用桌子拼成的舞台上演出话报剧,曾在这饭桌上,狼吞虎咽地吃着用脸盆盛的大锅菜。如今只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再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全被现代化的建筑替代了,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涌上心头。

    中饭后我们畅游了海门老镇新街,参观了海门开发区,50年前的茅家镇只有东西一条狭窄石子路铺成的小街,如今变得那么美丽,那么热闹,已成为令人诱惑繁华的小城。使我们这些古稀之年的老头、老太嗟叹不已。

    一天的聚会就这么“的嗒”一声结束,离别时大家眼中噙着难舍的泪花,拥抱了再拥抱。海门中学,我们的母校,校友为您骄傲,为您自豪,我们临走约定,2012319,校庆一百周年,我们会再来母校,和全体校友一起庆祝,一起欢度这最伟大的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