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来信来函 》  求知——钻研——写作 返回上一页

求知——钻研——写作

发布时间:2019-02-20

 

按照孔老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的人生分段,我已到了“纵心所欲,不逾矩”的年段。回顾此生持续未断的读书,是“求知——钻研——写作”的三部曲,请听分解——

读书求知,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时代,是当然的,不用赘述;需要加注的是,这是终生的事。例如从教以后,学校离家四五百里,我常暑假不归,留在空旷的教室里诵读历代名篇。

曾见一首厌学的打油诗: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快快收拾过新年。

在那“夏日炎炎”时段,我把它改成了:

春天正是读书天,夏日炎炎读得欢,秋有蚊虫冬有雪,坚持读好过新年。

这样的奋读,自然陶冶了我的思想道德情操,而且厚实了我的阅读写作功底。

求知不是终极目的,不是要成为一座书橱子,而要学以致用,用于社会人们。知识到了一定程度,便能研究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了。我在语文教学中,感到亟需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子快速成才,于是钻研教学改革。上世纪80年代初期,汉语句群研究方兴未艾,我觉得它与语文教学关系极大,一头扎入研究之中。读遍了图书馆等处所能找到的有关资料,弃芜取菁;翻遍了统编中学语文课本12册,搜集例证。因为常是夜以继日用眼,眼睛干涩得发疼,以至被迫暂停。记得有夜停了电,点起蜡烛读,烛光亮度比台灯光差多了,我的头不自觉地越来越倾向烛光,忽然闻到一股焦味,感觉额头发烫,赶紧伸手去抹,把头发上的火扑灭了,第二天还惹人笑话。这样抢读的结果,对句群的方方面面、篇章的结构层次,及其与读写文章的关系,头脑中有了清晰的轮廓,把心得试用于教学实践;同时收获了一叠叠资料、例证的卡片,这是工人的原料、农民的种子、战士的弹药、我的写作素材啊。

钻研是阅读的深入阶段,也不是到此为止的结果,再进一步是要把其所得转化为成果,表现之一是写出著作来。我就把上述研究所得写成《句群初探》《文章结构》母子篇。其间仍然离不了读书,是读与所写内容有关的书刊,以求书稿质量能站在时代前沿。当时我订了中学、大学级别中档次较高的语文期刊十余种,都是先浏览再选取所需文章细读的。有次出差两星期,旅途不便携带种种资料乘隙写作,便撕下那些杂志上的需读文章带走。人家看我读的都是用夹子夹着的散页,显出奇怪的神情,我笑着解释:“减轻行李呀。”到回家时,都看掉了,好集中精力和时间写作了。这样抓紧读写,抢在国庆35周年前出版了《句群初探》,它“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第一本打出句群旗号的专著。”接着投寄《文章结构》,因为出版体制骤变,搁置下来,直到今年1月才面世。这是汉语篇章结构学中“第一本系统基础专书。”这两个“第一本”,是我读书的一点成果。

 后来工作转向新闻宣传了,更是离不开阅读,读专业书籍,读各种报章。读有所得,行有所感,写作文章,长长短短,在《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写作》、《人才》、《演讲与口才》等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上千篇;选其要,于2012年9月出版了《长跑集》,66万字。与之相配为兄弟篇的《伏枥集》还在写作中,其中的《读书经》、《漫话对话》等专题稿,都是读书、读报的产物。

从这番经历可见,我之至于“纵心所欲”的“欲”,就是读而后写。读书伴随着我此生,贯穿了我的主要活动,使我对社会人们有所奉献。问世拙著,我都送给海门图书馆一份,借以向乡亲们汇报求正。

 

作者简介:曹 政,1938年5月生于海门麒麟镇,50年代在省海中读初高中,后期主编校刊《海中通讯》,是1959届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新闻工作,为中学高级教师、汉语篇章结构学者,有多种著作。现居泰州,通联邮箱:caozheng193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