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文苑 》  读一读经典 返回上一页

读一读经典

发布时间:2013-05-08

无论是学界,还是中学教育,都不约而同地强调“阅读经典”。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经典作品自身散发出永恒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反复阅读。但是现在大多数人,不愿意去读那些经典的大部头,反而更愿意去读榜单上的畅销书,理由是:大家都在读。

意大利作家与评论家卡尔维诺给经典作品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我想,这就是经典作品与畅销书的天壤之别吧。前者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是无数读者一读再读之后给出的确证,而后者却是未知的。如果一本书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在了解故事、情节之后,就让读者失去了再去重读这本书的兴趣,对这本书,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它就是一本由文字和思想拼凑而成的书,是不值得去读的。其实这样的体验在看电影的经历中感觉得更真切。也许你刚刚还为电影中狗血的剧情大骂导演,抑或是某些情节刚好引发了你的泪腺而痛哭流涕,但到离座转身跨出电影院门口的时候,此时你的朋友邀请你重看,你断然会拒绝,并坚持只看最新的,表面上是你在追赶潮流,实际上是这样的电影根本就已无法激起你“重读”的兴趣,这样的电影和那些畅销的书一样,就像飞鸟一样从你生活中飞过,却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大师的书,总值得一读再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那个跪着祈求上帝原谅的哈姆莱特王子,他挣扎在复仇与良心的两端。不同身份的人在这里都可以读到不同的东西:哲学家在这里看到了人性的高贵在于“推己及人”;有信仰的人在这里看到了“人的高尚从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黑暗开始”;文学家在这里看到了内心陷入冲突中找不到出路的痛苦;富有悲悯之心的人则会边读边流泪地说:“人原来是躲不开良心的拷问”……  

当人们看不见经典作品的价值,就会去漠视它们。一些社会学家简单地认为哈姆莱特王子体现的是知识分子身上软弱性,却不知道这就是人类的良心;演员则会暗骂不懂表演的莎士比亚,却创造了一个让他们模仿不出来的角色,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莎士比亚要揭示心灵世界的真实;实干家则会认为,这是无病呻吟的“纠结”,拳头和手脚才是力量,于是老式落伍的古建筑被推倒,不合时宜的书籍被焚毁,却不知道人是要活在文化当中……

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某城市为了迎接文明卫生城市检查,街道上满地的银杏落叶让他们十分头疼。因为那些鹅黄的叶子长在树上固然是美丽的风景,一旦落在地上则有碍大观,而且叶子不是一次性落光,扫了又落,十分的麻烦。为此,相关负责人竟想出了如此“办法”:组织人用竹竿将树上的叶子全部敲光。读到此真令人大跌眼镜。这样的解决办法真是“别出心裁”,却又让人啼笑皆非。每次经过路边长着银杏树的街道,看到满地的一大片银杏树的落叶,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走路的时候也变得小心起来,原本平淡的街道便充满了诗意,内心也有了些欣喜。当银杏树枝桠光秃秃的,街道干净得只剩下汽车尾气、匆忙的脚步声,所有的一切得冷冰冰的,没有任何的生趣。

现在很多人对待经典的态度亦是如此。从来不去真正地享受和解读经典,反而是武断地要求经典作品能像教材一样浅显易懂,明确地告诉读者它的内涵,作者能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他的意图、深意,像报告一样,一二三四点地罗列出来。更盼望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能够获得一条条公理或者是“万金油”似的定律,在人生中,在碰到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得心应手。实际上,经典作品总会让你失望。他就像一个固执的小老头,你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去读,没有足够的思想积累与准备,他们是拒绝和你交谈的。于是一本本经典之于你来说,永远是令人生畏的大部头。

真正愿意去读这些经典的书,应该抱着观赏那落得满街都是银杏落叶的心情去读,迈着悠闲的步子,边读边品味。这种状态,可以是“汉书当酒”的豪迈,也可是黛玉读西厢时感同身受而落泪,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迷;此外,如果你打算读得更细一点的,可以在读完作品之后,去穷原竟委,了解成书的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方法,还可去概观已经读过此书的人的见解,进而遍观种种,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方算是偶有一得。

可惜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能够静下心来细致地品味这些经典作品了。这些曾经被大多数人抢着去读的书,如今只是摆在自己的书架上,成为修养的装饰品,甚至经典作品沦为一个概念而已。记得马克·吐温曾嘲笑不愿意读书的十九世纪人说:“所谓经典作品,是那些每一个人都希望已经读过、但无一人想读的作品。”忽然发现,他也是在嘲笑今天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