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光贺、汪飞报道:
2014年5月5日,黄晏“中学物理发展性教学”名师工作室在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有校教科处主任黄晏、海门市物理教研室主任镇鑫,冠今中学张继斌副校长,各高中物理教研室成员及我校高一教研组全体教师。教研活动由物理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海门中学教科处黄晏主任主持。
本次教研活动继续围绕着“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这一主题展开。活动首先由海门中学物理教研组李玲老师开设了题为“电势能和电势”的教研课,在本节课中,李玲老师始终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积极展示”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在课堂的发展为主线,通过精彩的实验引入,精巧、富于思考性的问题设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展开课堂活动,做到了真问题、真讨论、真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亮点纷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研课后的研讨会上,李玲老师为全体老师介绍了她在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想法与探索。她谈到,电势能和电势这节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抽象难懂,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愿意学、高兴学,是本节课的一个着力点;在涉及概念生成、概念应用、规范解题等方面,如何设置实验,如何设计问题连续体,如何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是本节课的另一个着力点。围绕着这两个着力点,本节课在设计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创新,供与会同仁交流探讨。
与会老师纷纷结合近期他们对“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情况,就怎样设计导学案、课堂组织策略以及对高效课堂的核心内容,畅谈了他们的思考和理解。老师们认为,李玲老师本节课的教学以实验引入、问题导入、任务驱动,注重合作探究,针对课型特点,因人制宜,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为“高效课堂模式”如何落实在课堂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特别是在如何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上,给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举措。
海门市物理教研室镇鑫主任就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谈到,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重视思维的参与度,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这种意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因人制宜,通过问题梯度的设置,以任务驱动学生的合作探究。同时他还就不同学情导学案编制的高效性、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规范培养的必要性、实验与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课堂训练的层次性等多个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指导建议。
冠今中学张继斌副校长高度评价了这堂教研课。他提出,课堂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应分层研究,教学模式上应灵活贯通。随后他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黄晏主任创立的“情景—问题—活动”这一教学模式谈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最后张校长就高效课堂的表象和深层次理解两个角度介绍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强调,情景应与知识有效关联;教师设置的问题要促进师生,生生互动;课堂中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活动,以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度。
工作室领衔人黄晏主任对本节教研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说,高效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给予,应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发的获取,即让学生在参与课堂,获取知识的同时有更高层次的方法体验及情感体验。一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善于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通过问题连续体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驱动,问题的设置要有难度,有梯度,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保证学生基本原理、思想得到领会、基本能力得到锤炼的前提下,更要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生成和发展。本节课学生表现活跃,充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最后他还高屋建瓴的就教材的有效整合,实验器材的充分发掘提出了创造型和指导性的建议。
最后,黄主任就下一阶段工作室成员学习任务、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泼,融洽,与会同仁一致认为要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学习学习、认真研究,带动自己所在学校的老师群体,共同推进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