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如歌
——江苏省海门中学百年校庆电视专题片文学台本
【画面:C长江,黄海,旭日东升,气势磅礴, 学校全景】
解说:长江之畔,黄海之滨,有一所学校古老又年轻;长江之
畔,黄海之滨,有一所学校业绩举世闻。
【一批学生穿校服走出校门(背景音乐:校歌)】
解说:她,发轫于“废科举、兴学堂”的时代浪潮,沐浴于 “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熏陶,是全国最早在当时的教育部注册备案的私立完全中学之一。
【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点】
解说:她,百载文明传承积淀了儒雅从容的气质,深邃醇厚的历史底蕴与催人振奋的时代气息自然而又巧妙地融于一体,让人无法不感慨这里是学子求学的乐园。
【B著名校友图片】
解说:她,孕育了众多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以及业绩卓著的党政领导、实业巨擘:著名政治活动家、原农工民主党主席季方,现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卞之琳,台湾远东集团总裁徐友庠,世界著名桥梁专家杨裕球,中科院院士施汝为、邱竹贤、沈其韩、王威琪,著名将领茅程、郁文等13位将军在这里度过了中学时代。
【B著名校友图片】
解说:她,是一大批江海才俊成才成家的摇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步出校门的时代精英,正活跃在当今海内外的各个顶尖领域:最年轻的长江学者、“蛟龙”号深水潜艇工程第一副总指挥崔维成、2003年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第43位的上海证大公司总裁戴志康……
【B各类荣誉匾牌、奖牌,有关报道(校长实名推荐)】
解说:她,一个个骄人的奖牌闪耀夺目: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江苏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国家级新课程样本学校、中国百强中学,北京大学首批39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校,清华大学首批“新百年计划”学校……
【B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合影,学校橱窗考取北大、清华学生事迹展,
市领导来校与考取北大、清华学生合影照片,奥赛金牌获奖照片】
解说:她,每年都有20位左右的学生考取北大、清华,几乎占到两校在整个江苏省招生数的1/10,先后有6名学生在高考中摘取省级状元桂冠,2900余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29名学生入选中学生奥赛国家队。
【B校友图片、C比赛镜头】
解说:她,培养出多名叱咤风云的体坛骄子:男排国手张晓东、女排国手茅菊兰、陆倩、国家击剑队主教练茅祎勋、全国自行车冠军梁效忠、亚运会冠军陆锦华。
【校园俯拍全景、校门、石碑】
解说:她,就是以卓著办学业绩和非凡社会影响成为江苏基础教育亮丽名片的百年名校——江苏省海门中学。
【字幕推出:百年如歌
——谨以此片献给江苏省海门中学建校一百周年
画面:学校大门全景 A 各地(国内外)校友会集体祝福、百岁校友祝贺】
【A江海平原(突出上海、苏通大桥、海门市区全景航拍镜头(资料)】
解说:江苏省海门市滨江临海,与上海一江之隔,是全国有名的建筑之乡和绣品之乡,同时也是有着悠久传统的教育之乡,清末状元张謇“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熏陶,使这里成为基础教育的一块热土。
【校训石碑、校门处学校精神】
解说: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海门中学形成了“博学笃行、敬业乐群”的校风,“敦品、力学、大气、卓越”的校训,“严谨、求精”的教风和“厚积、有恒”的学风,以及积累凝聚成“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厚积有恒”的学校精神。
【学校全貌、景点、流水石碑、苍天大树】
解说:一百年海中业绩灿烂辉煌,与时俱进、先行引领,是海门中学血脉中始终流淌的的品性和风范。历代海中人呕心沥血、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为国家培养了五万多名优秀人才,谱写出如歌如火的壮丽诗篇。海门中学这棵百年老树,历经风雨洗礼,愈加青春焕发,繁花满枝,百年名校正焕发着她独有的魅力和风采!
【字幕推出:峥嵘岁月 背景音乐:三十年代校歌】
1.峥嵘岁月(励志创业,厚积有恒)
【A江海平原,海门史料镜头】
解说:江海平原,滨江临海,沃野百里,钟灵毓秀,俊采星驰。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赋予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不懈进取、勇往直前的可贵品质;波涛翻滚的南黄海,又给予了这块热土上的人们矢志求进、大气卓越的无畏气概。
【C辛亥革命风云(影视资料)、蔡元培“海门中学校”校匾、
B海中当时的校门(资料)】
解说: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隆隆炮声中,在“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大潮下,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用遒劲浑厚的魏碑体,挥毫题写校名:海门中学校。
【B张謇照片及相关事迹画面】
解说: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杰”之一的张謇,就是从这里起步,开始了他实业救国的壮举。
【师山书院旧址、弘謇园、张謇与赵菊泉活动碑石卷贴记载、证大弘謇馆】
解说:江苏省海门中学的前身,是建于1809年(嘉庆十四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师山书院。1871年,18岁的张謇拜赵菊泉先生为师。赵师谆谆教诲,爱生如子,张謇孜孜以求,奉师如父,二人尊师爱生堪称典范。
【B历史画面:孔庙、校门、孔门、实验楼、石拱桥】
解说:1912年,海门士绅茅祖权、赵师鼎以当时县治孔庙东侧的狮山书院及孔庙余屋为校舍,创办了师山中学。至1913年,黄照青任校长,更名为“私立海门中学”,成为全国最早的私立完全中学之一。
【B黄照青、季方(含题词)等、相关早期校友资料】
解说:黄照青治校13年,硕师云集,英杰无数。著名政治活动家季方曾在此任教。著名水利专家施孔怀、锅炉专家沈三多、工程建筑家戴居正、国际法学家董霖、图书评论家刘善乡、现代诗人卞之琳、台湾远东集团总裁徐友庠、名教授耿谈如、杨仁杰、邱竹师等著名校友,都是在这里汲取知识的丰富养料,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一代名家。
【校门对联、B当时校园图片】
解说:在现在的校园,至今仍有一块门联:“不弄玄虚,不翻花样,辛苦干从头,看有什么成绩;也当徒弟,也算老师,呼应成一气,勉之这种精神”——这是当时的知名教师邱竹师撰写的校门门联,挚朴、精练的38个字,正是这一时期私立海门中学的办学精神的生动反映。
【C五四运动学潮, B进步学生陈景如、黄家骏、
茅珵、陆克、周趾麟等校友照片】
解说:风雷激荡的革命浪潮中,海门中学的学子身上闪烁着追求真理、追求民主的耀眼光芒。1928年,中共海门中学支部正式成立,进步学生黄家骏、茅珵、陆克、周趾麟等展现出早期海中青年学子的英武风采。
【C抗战烽火画面,B三校旧址,邱竹贤、沈其韩照片,C龙飞《太湖美》
乐曲背景,A杨裕球访谈】
解说:抗战期间,海门中学几经迁址,教无定所。但枪炮声中,教师信念执着、弦歌不辍,学生救亡图存、发愤求学。这一时期中的佼佼者如邱竹贤、沈其韩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球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龙飞成为将军、著名作曲家。
【画面:C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充满生机的校园,
B江苏省十四所省立重点中学文件、省政府校长任命令】
解说:1949年,海门解放,由成子祥率东南中学骨干70余人来海门接管县立海门中学并合并私立海门中学,成立南通区海门中学。1952年,改名为苏北海门中学。1953年,苏南苏北合并建省,学校更名为江苏省海门中学,列江苏省十四所省立重点中学之一。
【B成子祥、陈象新两任校长照片,当时校园活动和校貌图片】
【A陈锦彪(1961届毕业学生,天津警备区原政委、少将)、周建生(1961届毕业学生,远望号原总工程师、少将)、陶景顺(海军工程学院原副院长,少将)、林非(1951届毕业学生,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王威琪(1957届毕业学生,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A吴晶(1961届毕业学生,江苏省政法委原副书记)访谈】
解说:面对艰苦的办学条件,全校师生在成子祥、陈象新两任校长的带领下辛勤耕耘。1959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单位。如歌的岁月里,激荡着海中人不懈追求的音符,积淀着海中精神的内蕴。神奇的是,1961届学生中,就出现了3个共和国少将!
【B文化大革命相关图片,当时校园活动和校貌图片,
C教师专心教学、学生专心学习等资料镜头,A王锡清(1964届毕业生、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裁)访谈】
解说:“文革”期间,即使是在大动荡之中,海门中学的老师依然敬业如故,海门中学的学子依然潜心求索,“厚积有恒”的优秀传统,在艰难的岁月中依然熠熠生辉,愈加发扬光大。
【字幕推出:盛世年华 背景音乐:八十年代校歌】
2.盛世年华(复兴之路,蓄势腾飞)
【画面:C十一届三中全会,B荣誉匾牌、证书,报刊杂志报道】
解说:1978年,神州大地平地春雷,学校发展步入正轨,渐露峥嵘,海门中学进入了夯实基础、苦练内功、蓄势腾飞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学校先后被国家教委、省教委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江苏省勤工俭学先进集体”、“江苏省劳技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A1981届校友聚会画面
A戴志康(1981届校友、证大集团总裁)、崔维成(1981届校友、蛟龙号深潜第一副总指挥)、徐信忠(1981届校友、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原副院长)、黄安中(1981届校友、中国建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访谈,
A梁效忠、李英(全运会冠军)访谈】
解说:学生培养再显功力,仅在1978~1982年的毕业生中,就有168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和博士后,1984~1989年六年间,学生在数理化全国竞赛中获等级奖282人次。在第六届全运会上,梁效忠、李英均荣获冠军,茅祎勋荣获全国击剑比赛冠军。
【资料画面:C邓小平南巡讲话,资料画面:C神洲大地潮起潮涌,
B荣誉匾牌、证书,报刊杂志报道】
解说:当时代的步伐迈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海门中学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沐浴着神洲大地的春风春雨,应和着改革开放的潮起潮涌,海门中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90年,海门中学顺利通过省重点中学检查验收,1998年又首批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检查验收。学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27次,先后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学校和全国电教示范学校、江苏省德育、群体、劳技、绿化、校园、电化示范、勤工俭学等先进学校,获江苏省级模范学校、先进集体与文明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
【弘文楼、点津楼、元智科学楼、水上运动中心、体育馆、学生公寓、文化交流中心、电教大楼,千兆校园网(办公室),A王品(1992届校友、美国南加州大学终身教授)访谈,陆挺(1993届校友、高考状元、经济学家)访谈】
解说:海门中学积极推进校园现代化建设,为学生精心营造成长的乐园。学校先后兴建了弘文楼、点津楼、元智科学楼,配备了高标准的计算机房和语音室,全面改造了现代化教学大楼,兴建了水上运动中心、体育馆、学生公寓、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电教大楼,办学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学校先后被省教委命名为“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OEH多媒体教育网络实验学校”。
【学校全貌】
解说:踏上复兴的征途,迈着有力的步伐,海门中学正在步入一个更为辉煌的时代!
【字幕推出:辉煌时代 背景音乐:九十年代校歌】
3.辉煌时代(创新拓展,跨越发展)
【校貌全景,世纪广场、校训碑石、校门特写,学生场景】
解说:进入新的世纪,始终秉承与时俱进、先行引领名校风范的海门中学,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逐步形成了“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形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全体海中人“追寻教育理想、实施理想教育”,再领时代风骚。
【学生活动场景,A学校大型活动画面,B各级领导题词,石鑫校长外出
经验介绍资料画面,媒体报道】
解说:海门中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围绕“实施人性教育,培养有为人才”的发展理念,坚持“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高”(办学高标准、教育高效率、学生高素质)、“三自”(培养学生自强、自学、自治的能力)的办学目标,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有效推动了学校办学的高品位、教育的高质量和学生的高素质。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加大特色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构建素质教育推进与高升学率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和谐生长的运行模式,教育教学质量高位走强,学校的办学优势日趋放大,成为海门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窗口和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吉兆楼特写,教室上课镜头,劳技课程、学科竞赛课程画面】
解说:新时期的海门中学,更加关注人性,坚持关爱生命,始终充溢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激励与促进,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量身打造科学、合理、可行的个性化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发展机会和奋进动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现代人。
【学生社团活动,A校长与学生对话,周末文化讲坛】
解说:海门中学的校本课程分为学术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价值性课程三大类,包括励志类、社会实践活动、领袖潜质培养等,学校充分利用周末文化讲坛、校长助理制、班主任助理制、主题月活动等载体,完善学生人格,砥砺形成学生的高尚品德。
【A青年党校开学典礼及相关学习活动,党员入党考察宣誓,B《新华
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报道,A青年志愿者活动画面】
解说:学校形成并健全了科学而严密的德育工作管理系统,每年均有20多各优秀学生被光荣地吸收入党。中学生团校办学业绩斐然,曾被团省委命名为“最佳团校”。《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先后报道了海门中学德育工作的特色和成就,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A社团活动汇报演出】
解说:学校坚持以社团活动和艺体竞赛为平台,学校先后创设了政治社、经济社、文学社、历史社、播音社、话剧社、心理社等七大社团,并开设了10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各领域的成功者和领军人物奠定基础。
【学生科学院外景,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画面,B相关荣誉匾牌及证书】
解说:学校一向重视科技创新活动的校本课程建设,创办了学生科学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中脱颖而出,竞赛成绩在省内遥遥领先。
【A“艺术节”、“体育节”和“科学节